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守麦者 > 综合 正文

谢涛:新晋剧 新境界

作者:admin 时间:2021-04-10
导读:

来源:中国戏剧杂志作者:季国平

金秋九月,是收获的季节。谢涛从艺40周年研讨会在这美好的季节举办,也很有些收获的意味。对于谢涛来说,40年的舞台生涯,正是不断传承创造,推动晋剧艺术新发展,表演艺术臻于新境界的美好时节。40年的舞台生涯,谢涛创作了一批叫得响、传得久的优秀剧目,如《傅山进京》《于成龙》《范进中举》《烂柯山下》《丁果仙》《起凤街》等,真可谓新时代、新晋剧、新气象、新境界。

早在8年前,我曾写过《不断提升晋剧发展的新境界》的文章,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谢涛的。回想当年我与谢涛的认识,那是2006年12月,在东海之滨的普陀山观音像前。当时正是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期间,宁波方面组织了这次游览,而谢涛是在上海演出之余,也来到此地。当然,我对她的认识,主要还是来自舞台上她所扮演的角色。记得在普陀时她给了我一张新编晋剧《范进中举》的光碟,后来我又看到她主演的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对她的艺术创作有了直接的认识,这是最重要的。《傅山进京》问世后,唱响了大江南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了各种奖项荣誉,特别是在北京、山西等地的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晋剧热”“谢涛热”。我还专门以《拈花见笑,率性求真》为题,写过关于《傅山进京》的文章。我也曾因带梅花奖艺术团到巴黎演出精华版昆曲《白蛇传》,见证了谢涛的《范进中举》在巴黎中国戏曲节上捧得奖牌的喜悦过程。于是,在2008年春,当白燕升《戏苑百家》邀请我为谢涛及《傅山进京》专题片做嘉宾时,我便欣然应允了。

《傅山进京》

谈到谢涛,固然要谈她个人的艺术成就,但更要看到作为一位晋剧的代表人物,对于晋剧剧种、对于传统戏曲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我简略谈四点想法。

一是谢涛及其剧目普受欢迎,提升了晋剧的品位和在全国乃至国际戏剧界的影响力。当下喜爱谢涛及其《傅山进京》《范进中举》等剧目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很多人。在中国剧协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上,谢涛荣获优秀表演奖,《傅山进京》荣获优秀剧目奖,评委的组成有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专家。我还记得在苏州演出时,苏州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每次演出也都是如此。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十分难得,充分说明了谢涛的表演和新编晋剧的成功。戏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不就是以出人出戏为标志的吗?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青年编导张弦,跟随拍摄谢涛,随她下过乡,也随她进过城,折服于谢涛的舞台魅力,折服于谢涛把晋剧带上一个新的层次和新的境界。大量年轻戏迷对她的追捧,让我们看到了谢涛为晋剧打开了一方广阔的天地,也赢得了美好的未来。

《烂柯山下》

二是谢涛及其新编晋剧的成功,也启示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对待创新。我对晋剧没有深入的研究,但据我所知,每一代晋剧大家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条件而发展和不断出新,才有了今天的晋剧。晋剧丁派艺术就是在博采众长、剔除粗俗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而成的,丁果仙甚至在道白上一改土音而部分吸收了京韵,以提高晋剧艺术的表现力。谢涛从前辈那里受到启发,也很善于在传承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去发展。她初学马派,后因《丁果仙》一剧兼学了一些丁派的特点。她认为师傅李月仙嗓音高音区好,自己是中音区好,学流派但也不应局限于流派,于是很聪明地走了有自己特色的声腔之路,有了《傅山进京》《范进中举》等优秀剧目。但有少数喜爱传统晋剧的观众认为谢涛在晋剧的革新上,丢了传统,不是晋剧了。其实,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当下的晋剧及其他剧种,还不是博物馆里的“活化石”,而是城乡舞台上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综合艺术。艺术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早在400年前就说过,“声腔每三十年一变”。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里也告诉我们,他的戏也总是在观众不知不觉中渐变着。变是必然的,不变是相对的,更何况日新月异、文化多元的当代!不过,千万不要误解我不要传统,不要继承,相反,我是一位敬畏传统论者,当然,敬畏不是停滞不前,戏曲工作者要正确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把握好创新的“度”。梅兰芳的“渐变”说是京剧大师几十年经验的总结,而谢涛的新编晋剧也正是当代成功的例证。

《范进中举》

三是对于晋剧的创新,关键在于把握特点、强化风格、寻求超越。这就回到了晋剧的传统和风格上来了。我多年前在《方言、声腔和戏曲新剧目创作》《当秦腔遭遇现代文明》等文章中,对此有多次详细论述。这些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在当代,方言向普通话靠近是不争的事实,剧种的地域性特点有淡化的可能。包括晋剧在内的传统剧种,也改变了广场演出的表演生态,走进了现代剧场,声腔艺术的改变是必然的。在我看来,地方剧种的命运大概是两种,一种是随着其自身特点和魅力的逐渐消失,被人们遗忘而消亡;一种是经过现代化的新创造,剧种的个性不但没有消失或趋同,其地域性特色更应转化为独特风格和韵味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被更多的当代人接受,扩大在全国的流行。艺术贵在独创,剧种也不例外。因此,对于谢涛及其新剧目成功与否的评价,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晋剧的特点和风格,提高了晋剧的艺术表现力和舞台的影响力,而不必拘泥于个别的细节是不是与她的前辈完全一样。我很敬佩谢涛和她的剧院,他们长期活跃在农村,非常辛苦。但他们并不满足于为农民演传统戏,他们有着自觉的艺术追求,也有着很高的创作悟性,他们在不断地为现代观众创作新戏、好戏。

谢涛

四是新晋剧,新境界,新编历史剧《傅山进京》最具代表性。《傅山进京》是一出有着非常深厚的思想内涵、文化品位和感人形象、艺术妙趣的好戏。10余年前,我在《拈花见笑,率性求真》一文中说过:第一次在太原观看《傅山进京》,用“惊喜”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一点也不夸张。惊喜于傅山的独立人格,惊喜于康熙的睿智胸襟,惊喜于郑怀兴的奇思妙笔,也惊喜于谢涛的儒雅飘逸和表演的生动鲜活。从编剧的角度来看,郑怀兴的妙笔奇思在于,既尊重历史和人物,巧妙地化解这一题材立意的难题,又在历史和人物原型的基础上展开了艺术的创作,用五个回合“被逼进京”“依发辨症”“雪夜论书”“梦妻抒怀”“午门抗旨”,给观众讲了一个非常好看的故事。更有甚者,编剧把原本一出严肃、厚重、深沉、激情的历史正剧,一位孤傲顽童般的倔老头傅山,写得如此生动感人、妙趣横生、妙不可言,给严肃的史剧涂抹上了几许喜剧色彩,极显作家的艺术功力。而谢涛的精彩演绎,为该剧成功地立于舞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谢涛在全剧中的表演是非常出色的,尤其在“雪夜论书”一场中俨然就是傅山的复活和再现。谢涛具备了老生演员的表演优长和深厚功力,更有着女老生对人物把握的细腻入微。她主演的傅山,内儒外道,沉稳飘逸,形神合一,臻于化境。她的扮相潇洒大气,表演自如舒展,唱腔韵味十足,注重将深厚的戏曲功力化为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段,再现了傅山特立独行、率真执着的气质和个性。谢涛在舞台上的那种既沉稳又飘逸的感觉,与傅山的智慧和气质十分吻合协调,令人叹为观止。郑怀兴正是看了谢涛主演的《范进中举》《丁果仙》,被谢涛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所倾倒,才产生了要为她写戏的念头。应该说,在《傅山进京》中她没有辜负编剧,也没有辜负观众,她以自己杰出的表演把晋剧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系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上一篇:我爱你更想你
下一篇:山东·烟台山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