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 正文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作者:admin 时间:2021-05-15
导读:

文化网讯:来源: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

1927年11月至1929年11月,先后爆发的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分别创建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北根据地。1930年6月,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350万,是三大苏区之一和三大主力红军发源地之一。

新县英雄山红军雕塑

红四方面军一部到达陕北后合影

根据地建设

党的建设

1927年11月,湖北黄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潘忠汝、戴克敏、吴光浩等领导黄麻起义时使用的党旗。

1930年3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召开六县县委和红三十三师党委联席会议,作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

六安中心县委旧址

到1931年5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中共鄂豫皖省委成立时,鄂豫皖苏区共有县级党组织30个,党员2.3万人。

新县中共鄂豫皖分局旧址

政权建设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27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和3个市级苏维埃政权,区、乡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

新县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1932年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决议案

黄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闵氏祠

光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大朱家

军队建设

诞生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拥有正规武装4.5万人,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共10个师以及1个少共国际团。

新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1931年3月,鄂豫皖红军歼灭国民党三十四师,活捉师长岳维峻。这是当时画在墙上的漫画。

1932年5月13日,《红色中华》刊载的《鄂豫皖红军空前大胜利》的报道。

鄂豫皖主力红军长征后,红二十八军坚持大别山武装斗争,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兵力,有力地支持了主力红军长征。

安徽省岳西县包家乡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

印制在红布上的少共国际团宣传品

法制建设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先后颁布了《施政纲领》《苏维埃组织法》《雇农工资办法》《债务办法》《妇女条例》《红色战士伤亡抚恤条例》等30多部法律法规。

苏维埃组织法

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政纲实施细则》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县以上各级苏维埃政府设立了革命法庭,下设审判委员会、国家公诉处、申诉登记处、执法管理处,承担司法审判职能。图为红安县苏维埃政府革命法庭布告。

经济建设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先后创办了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兵工厂、麻城兵工厂、皖西北特区造枪局、鄂豫皖缝纫厂等军工企业。

南溪佛堂坳红军兵工厂旧址

商城造枪局旧址

红军兵工厂制造的武器

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收的基本原则是,红军、工人、雇农免税,贫苦农民减税,富裕农民轻税,资产富有者重税。

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

红安七里坪鄂豫皖苏维埃银行旧址

鄂豫皖根据地发行的纸币

鄂豫皖根据地发行的银币

教育文化建设

鄂豫皖根据地先后开办了红四军军政学校、列宁高级学校、皖西北特区干部学校、女子纺织学校、鄂豫皖区农业学校等。

红四军军政学校旧址红安聂氏祠

红安县七里坪列宁小学旧址

平民学校课本

鄂豫皖根据地先后创办了《列宁三日刊》《苏维埃三日刊》《红旗报》等30余种报刊,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

丁兆一(成仿吾)写的《七夕泪》剧本

医疗卫生建设

到1932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有4个总医院、21个分院和1个中医院。图为细吴家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一分院旧址。

红军医院出院证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鄂豫皖根据地群众投身革命斗争,积极支援红军。柴山保云山村苏维埃支援红军记账册

数量众多的革命赤卫队,在配合红军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图为湖北大悟宣化店革命赤卫队在1931年4月缴获的一架国民党飞机,后命名为列宁号。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党政领导人和军事将领。1955年至1965年,参加过鄂豫皖革命斗争的军队干部有570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占当时全部将军总数的35.32%。在全国十大将军县中,大别山区就有5个。图为红安将军县雕塑。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近百万大别山区优秀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130351人。大悟县当年共26万人,10万人参加革命,6万人英勇牺牲。开国大将徐海东家族83人,66人遭杀害。图为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故事

1.红薯地里结银元

1928年秋,党代表吴焕先和三十多名红军战士被敌人围困在一座大山里已经三天了,大家除了在山上弄点野菜、野果充饥之外,别的什么吃的也没有,饿得头晕眼花。其实,在战士们的身边就有一块红薯地,但他们严守纪律谁也没有去刨一个红薯吃。几天过去了,吴焕先决定率部突围,他对大家说:你们每人去刨两个红薯吧。”大家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党代表,谁也没敢动一下。吴焕先挥挥手:“去吧,老乡的损失,我有办法补偿。”于是,他拿出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五块银元。吴焕先在布上写道:“老乡,我们是红军,为了打白匪,吃了你的红薯,现付银元五块,请收下。”战士们每人挖了两个红薯,然后把布包埋在了红薯地里。很快,红薯地里结银元的故事在当地传开,人民群众见红军纪律严明,更加支持这支革命武装。

2.周大娘舍子救红军

1928年5月的一个深夜,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第一队党代表王树声被敌人追杀到麻城县西张店街,敌人在后面大喊:“抓住王树声赏大洋两百!”周大娘听到喊声,翻身下床打开了院门。正巧,王树声此时也来到了周大娘家的门口,周大娘连忙把他拉进屋藏在了夹壁墙里。敌人没有抓到王树声,就把所有的群众集中到街头的大柳树下,架起机枪要血洗全村。危急时刻,周大娘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不慌不忙地说:“王树声就藏在我家里。”敌营长命令几个白军去抓。周大娘把几个持枪的白军带到自家门前,假装轻声对敌人说:“王树声有双枪,我进屋把他骗出来。”胆小的白军听信了周大娘的话,就在门外等着。周大娘进屋点亮油灯,悄悄地对王树声说: “敌人还没走,你就待在这里。”她要王树声脱掉外衣,拿着衣服走进了卧房。此时,她已经决定,让自己的儿子救王树声的命。周大娘双手捧着儿子政道的脸颊,眼中流下了泪水。她小声地把外边的情况和她的主意告诉给儿子后说:“儿哇,莫怪娘把你往虎口里送,我只想救你树声兄弟一命……” “娘,快别哭坏了身子,我去骗走白狗子。”周大娘把王树声的衣服给儿子政道换上,又叮嘱了儿子一番。政道怕耽误时间长了引起白狗子疑心,把心一横挣脱母亲的怀抱,向大门外跑去。周大娘眼睁睁地看着儿子政道被白匪五花大绑地捆走,昏倒在堂屋里。王树声脱离了险境,而周大娘的儿子政道却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1951年,身经百战的王树声将军终于再次见到了为革命牺牲了三个儿子的周大娘。他跪在周大娘面前说:“娘,我是树声啊……叫我政道吧……”

3.多借给红军一百元

1930年6月,活动在鄂豫皖地区大悟山至孝感观音湖一带的红一军第一师发展到1500多人,部队缺乏给养。该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奉命在当地筹集资金,供部队使用。由于地方党组织和红军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广大群众感到红军是支好军队,都积极出粮出钱支援红军。家境较好的孝昌县金盆村杨长银,当时手里有准备做生意的三百元大洋。他得知红军筹集资金的消息后,决定再向别人借来一百元大洋,凑足四百元借给红军。他的儿子杨文顺到亲戚家又张罗了一百元大洋,爷俩把四百元大洋交到了红军手中。红军给杨长银写下这样一张欠条:“因我们红军现在扩大武装经济……特向杨长银先生借大洋四百元”。欠条的落款为“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七大队孝感县特务营第一分队”。现在,杨长银的孙子杨明荣仍然珍藏着这张有些残损的借条。

大别山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八月桂花遍地开,

鲜红的旗帜竖起来。

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

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民友们呀啊,

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站在革命的前线,不怕牺牲冲向前,

为的是政权呀啊,为的是政权呀啊,

工农专政如今已实现,

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民友们呀啊,

今日里是我们解放的一天。

领导群众数千万,跳出地狱鬼门关,

不再受摧残呀啊,不再受摧残呀啊,

封建制度彻底要推翻。

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民友们呀啊,

封建制度,一定要推翻。

完成民主革命,反动势力要肃清,

团结向前进呀啊,团结向前进呀啊,

政府就是我们的家庭,

亲爱的工友们呀啊,亲爱的民友们呀啊,

把阶级消失净,才能享太平。

鄂豫皖导览

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属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旅游景点较多,主要分布在湖北红安、河南新县、安徽六安等地。

红安县主要红色景点有长胜街革命历史遗址遗迹一条街、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中共鄂豫皖省委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抗日军政学校旧址、列宁小学旧址、李先念故居等37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县有国家级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7 处,省级12处,市级7处,县级61处,革命历史遗迹和纪念地200多处。著名景点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省委旧址、 许世友将军故里等。

六安市主要红色景点有,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六霍起义纪念馆、苏维埃俱乐部、列宁小学、苏维埃政府、赤卫军指挥部、革命法庭、少共县委、政治保卫局);金寨县红军广场景区;金寨县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位于六安市中心九墩塘畔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等。

红安、新县距离六安市均为200多公里,红安至新县距离不足一百公里,往来三地交通方便。
责任编辑:刘宏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