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红色 > 革命历史 正文

沂蒙母亲邵素莲故居恢复修缮开工

作者:胡墨华 时间:2024-06-27
导读:文化网山东报道:近日,在骄阳似火,夏收夏种紧张的氛围中,沂蒙母亲邵素莲故居恢复修缮开工仪式,在临沂市罗庄区褚墩镇北官庄村举行。中共临沂市兰山区委宣传部宣讲团成员

文化网山东报道:

近日,在骄阳似火,夏收夏种紧张的氛围中,沂蒙母亲邵素莲故居恢复修缮开工仪式,在临沂市罗庄区褚墩镇北官庄村举行。中共临沂市兰山区委宣传部宣讲团成员、沂蒙精神宣讲员、沂蒙母亲邵素莲故居恢复修缮布展指导顾问尹志林及其后人代表谢云升等人参加了开工仪式。

mmexport1719500924511.jpg

邵素莲,抗战时期著名的“鲁南四大娘”之一。1888年出生,山东省苍山县磨山镇万松山山西村人,1910年嫁给郯城县褚墩镇(现为罗庄区褚墩镇)西官庄(现今北官庄)谢家的谢玉皆。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至1945年任村

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妇救会长。

1938年11月6日,谢大娘邵素莲的侄子、临郯地区早期中共党员谢兴邦,为了掩护山东省农民抗日自卫总团团机关安全转移,战斗中不幸被俘,但仍然奋力抵抗。被气急败坏的鬼子军官用指挥刀砍下头颅,英勇就义。是五婶子邵素莲含悲忍泪用麻线一针一针把其头颅和尸身缝合在一起后埋葬。

国恨家仇让邵素莲对自己的三个闺女立下规矩:不打日本鬼子的、不是共产党员的男人不嫁!当时三女儿已经订亲,动员其未婚夫参加八路军打鬼子不成,便断然退婚。

谢兴邦的牺牲不仅没有吓到谢家人,反而更加激发了谢家人和全体村民的抗日斗志以及与日本鬼子血战到底的决心。1939年前后,一家六口人,除了11岁的小儿子是儿童团长外,谢玉皆、邵素莲、及三个女儿谢兴英、谢兆兰、谢兆英纷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谢兆英、谢兆兰入党时间最晚,也是1939年10月,在本村早期党员申洪章、李现英介绍下加入共产党的。一家六口人5个共产党员,当时,在整个沂蒙山区都非常少见。

1940年起,邵素莲担任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妇救会会长,谢玉皆任农救会会长,和早期共产党员申洪章、谢志祥、谢洪路等人一起,带领北官

庄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使北官庄村成为了抗日堡垒村和中共临郯县委秘密驻地。

邵素莲和丈夫及孩子们也担任起了中共临郯县委的地下交通员,一份份情报、一项项指示,通过邵素莲他们传递着,谢大娘(邵素莲)、谢老五(谢玉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为了掩护同志们,谢大娘邵素莲的家里专门修了夹壁墙。1941年10月17日,一伙日伪军扑向北官庄并层层包围,县委书记付展如、通信员小乌、县妇救会长方景淑、县妇救会干部孙贞和邵素莲的女儿谢兆英已无法突围,就躲进了夹壁墙内。在谢大娘邵素莲机智勇敢地周旋和村长的配合下,几人才安全脱险。

当沂蒙精神宣讲员尹志林在撰写《百集学沂蒙党史颂沂蒙精神大讲堂》,寻找红色历史资料时了解到谢大娘邵素莲一家的革命事迹,备受感动,总想为这些革命前辈做些什么。

恰巧,谢大娘邵素莲的后人谢云升等人,在网络媒体看到了尹志林自费寻访革命圣地、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英烈故居、战争遗址等行程四万多公里,寻走了十六个省四个直辖市,追寻红色革命足迹、宣扬红色精神的多篇报道,特别是尹志林作为山东省著名烈士孙善师、孙善帅故居恢复修缮指导顾问,帮助兰山区义堂镇桥西村完成了烈士故居的恢复、修缮、布展事宜,使其成为许多企事业单位党建爱国教育基地,他们便找到了尹志林,提出了请他帮助恢复修缮沂蒙母亲邵素莲故居的愿望。

尹志林经几次的旧址考察及与邵素莲多名后人的交流商讨后,欣然同意接受聘请,愿为沂蒙母亲邵素莲故居的恢复修缮布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尹志林表示,战争年代,无情的炮火将蒙山沂水之间的女性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无数个像邵素莲一样的伟大女性,她们用行动丈量着脚下这片热土,用大义书写了沂蒙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后来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敬重她们、学习她们、宣扬她们,让她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加载中~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8-2030 文化网 版权所有 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 15266660787 鲁公网安备37131202371874号
鲁ICP备17056173号-5
Top